◇(独家)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游玩勃隆克沙漠,食宿裕都宾馆  ◇多媒体公关宣传/整合营销  ◇火!2016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炒作推广方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最新推荐

玉石之德与关公之义

时间:2015-09-23 08:47:00  来源: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彭允好

本网讯 中国人爱玉,自古便有“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的说法。《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玉是大自然造化之功,得山川蕴藏之精气,吸日月侵润之光华,受天地滋养之灵性,寓宇宙通达之妙理。美玉虽出自深山,却达而不显,富而不露,贵而不骄,内刚外柔,克己达人,符合东方哲学智慧之精要,符合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

玉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汉字曾造出从玉的字近500个,玉是一个美好、美妙、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与现代成语中,玉常被用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如亭亭玉立,玉树临风,冰清玉洁,守身如玉,金玉良缘,等等,举不胜举。

玉是有形的物质世界与无形的精神世界的智慧结晶,所以玉在很久以来,在文字之初,便被赋予了吉祥如意、纳福迎祥、驱邪避凶、健康长寿、庇佑平安等多重美好的寓意,玉作为远古的图腾崇拜的重要载体,在不断的哲学智慧传承和文化发展中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道德、哲理都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将石头之精的玉和人类道德文明的标准融合一体,提升到更高雅的艺术美学和人文价值上来,把玉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象征,可洗涤人心、净化人性。古人辨玉,首重玉所蕴涵的美德,然后才是美玉本身所具有的天然属性。这种首德品而次物理的认知观,使得玉由单纯的饰佩变为实用、审美与修养三位一体的伦理人格风范的标志。

先秦时期,在诸子百家先哲们的作用下,玉被赋予了吸纳日月山川精华,凝聚人间良才美质的特征,成为品藻人物的道德标准。贵族士大夫受“观物比德”思维方式的影响,宣扬“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比德于玉”的道德观念,把玉的色泽、质地、形状等比附为人的德、仁、智、义等品德,于是有春秋齐国管子的九德、孔子的十一德、荀子的七德、西汉刘向的六德、东汉许慎的五德等学说应运而生。

玉之十一德

《礼记聘义》记载: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玉之五德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孔子是儒家学术的创始人,孔子所提倡的玉有十一德之说影响极为深远,这是对玉的内涵的一次升华,适应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的社会需要,使本为自然物质的玉石被人为地赋于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到了独尊儒术的汉代,东汉许慎改变了孔子的十一德,归纳为玉有五德,这是古典文献玉之德的最终诠释,成为玉文化在文化发展中的精神支柱,给玉文化注入新的血液,使其永葆青春。

东汉末年,三国蜀汉战将关羽因其一生践行“忠义仁勇礼智信”的儒家道德规范,使之在之后的1800多年历史长河中,“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位齐“文圣孔子”的“武圣关公”,成为上至朝廷权贵,下至黎民百姓,三教共尊,九州共仰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坐标。

《三国演义》中关公也曾以“玉”自比,《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载诸葛瑾欲劝降关公,关公正色而言曰:“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关公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经朝廷民间上下共同作用,以历史上真实的关羽为原型塑造出来代表中华民族特质和民族精神的英雄典范和文化图腾。

关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义”的代名词,以“义”为精神内核引申出的“仁义”、“忠义”、“信义”、“节义”、“勇义”、“侠义”等名词,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准则和人格规范,以关公人文属性体现出来的正直、刚强、勇毅、气节、廉洁、爱国、诚信等人格操守,成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自强不息、浩气长存、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和崇高信念。关公精神不断为后世忠臣义士所推崇、所效仿、所内化,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历史篇章。

玉是托物喻人,以玉的物理属性,寄寓人的道德品行,表述一种精神境界。特别是知识阶层,还将自己对理想道德最高境界的追求,比附于玉之精美坚洁;将高尚人格的砥励磨练,寓之于美玉的琢磨精雕。

关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惟一的道德实践神,关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人信仰关公,更多的是仰慕关公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指导日常为人处事的行为参照,关公信众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关公更被世人附会成具有司命禄,估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等“全能”法力,关公为正义及正气化身,最善制煞镇妖除鬼魅防小人,家中若有久病之人,或者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请一尊圣像镇守宅中,可以趋吉避凶,保平安。关公的精神已融合儒家的礼义伦理,禅宗的慈悲善心,道教的侠义道行的精髓,成为“三教合一”的神灵。

关公精神是人格魅力的自然升华和完美总结。追随刘备,忠心耿耿,不避艰险,谓之忠;舍身报国,复兴汉室,矢志不渝,谓之义;桃园誓词,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谓之仁;千里寻兄,过关斩将,一往无前,谓之勇;儒雅知文,秉烛达旦,夜读春秋,谓之礼;恩怨分明,信义卓著,华容道义释曹操,谓之信;审时度势,北伐中原,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谓之智;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挂印封金,不贪分毫,谓之洁;刮骨疗毒,血流盈盆,言笑自若,谓之神。

关公是人神之界刚强正直勇武的典范,玉是大自然中坚硬岩石的精华。美玉出自山川而高洁自守,遇有缘而忠义相随,有棱角而不伤主人。古语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赤胆忠心如美玉,故玉也有“义”。

懂玉要懂德,不懂德之内涵者并非真的懂玉;养玉要行义,佩玉之人不行义积德,玉之人文内涵就无从体现。崇德尚义,用玉的品格陶治情操,修身养德,是佩玉的实际价值。以玉为媒,以义处事,以德行善流传后世,才是佩玉之人的真正精神境界。[转自:中国前沿资讯网;作者:彭允好,系中华全国道德建设促进会会长、关帝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最新信息

  "僵尸企业"和暂时处于困难中的企业不同。[详细]

推荐信息

  "僵尸企业"和暂时处于困难中的企业不同。[详细]
中国企业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