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秋来地特早。
天黑的不能再黑;田野静的不能再静,带着高考落选的通知,带着充满身心的失望,我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漫无目的的走、走、走······
“迷路了吗?”一声苍老的话音,响在我的耳边
“天晚了,外面不安全,跟我来吧!”
走进的是小路旁的一间土墙、木顶、摸着黄土泥的小屋,屋里除了做饭的炊具,就是墙上写的两行字:“年年增加再增加,处处绿色处处肥。草多羊肥。”
“这是我写的”老人慈祥地笑着,眼里有着精神和快乐。
“还没吃吧,锅里有刚熟的红薯。”他匆匆的忙着,慢慢地说着:无儿无女的凄凉和远离家乡的酸楚。更多的是喜欢看看杂书,还函授了兽医班。”
“你困了就睡,我还有些函授作业没做完。”
老人垂暮之年对生活的信心和挚爱,如一缕缕金色的阳光,照亮了我的心扉,人生不是灰色的,脚下的路还有许多,我的明天是奋斗、是希望……
往事,过了许多年,我却永远忘不了那黄土牧屋,那副对联、那作业,那启迪我如何对待风雨人生的老人。

关于作者:姜子涵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人。兴趣广泛,喜欢摄影、音乐、旅游、绘画、茶道;爱好文学,多次在赤峰《红山晚报》和《百柳》发表散文。
|